查看原文
其他

古村风韵·细品良溪|良溪村村名的来历

蓬江发布 2021-06-01

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

广东要走在全国前列,最根本的是要继续弘扬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,推动思想再解放、改革再深入、工作再落实。


“良溪”旧称“蓢底”也称“蓢溪” (2002年9月以前属新会管辖),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棠下墟西北部约2公里的山坳里,东邻沙富、弓田、虎岭,南接中心等村委会,西面和北面与鹤山市雅瑶镇接壤。


据光绪乙未(1895年)重刻的蓢底“本原堂”本《罗氏族谱》记载,南宋绍兴元年(1131年)罗贵率三十六姓九十七户人家南迁来时,已有“蓢底”村的记载。



而“良溪”二字始见于明代。明代成化二十年(1484年),乡仕罗公信请江门理学大儒陈白沙先生为《罗氏族谱》作序文。“良溪”二字始见有记载。罗氏大宗祠(又称豫章家庙)大门前有:“珠玑留厚泽,蓢底肇鸿基”的对联,道出了罗姓南迁始发地及南迁的落籍点。



“良溪”的村名是怎么来的呢?

“蓢底”又是怎样改为“良溪”的呢?


良溪位于大雁山山脉,地处广东西江流域,周边群山环抱,水网纵横,为典型的珠三角冲积沙田湿地地貌。


群山环绕的良溪村。刘淑君 摄


据村中人说,很早以前,就有姓龚的土著人在虎山(岗寮顶)山脚居住耕种(即现在的良溪村对面),村人称这个山脚为龚坑里。


北宋初年,谢姓从棠下镇沙富村迁来与龚姓同开一村,龚坑里故又称谢龚坑村。到了南宋,罗贵南迁到谢龚坑村,首先在村对面的金花庙暂居,初称新图一甲,由于这里常水浸,遂又搬到山腰居住,这里遍生蓢草,于是把村名定为“蓢底”。不久,随罗贵南迁的异姓除何、叶、朱、廖姓留下外,其余的都向外迁徙发展。后来,罗贵又邀龚、谢二姓同居蓢底。


竖立在罗氏大宗祠门前的罗贵像。


到了明代洪武元年至二十年间(1368一1387年),村人砍竹、伐木为架,夯土筑堤,拦水造田,修沟引水,随着环境的改变,蓢草渐渐少了。因考虑到“蓢底”已不适合做村名,遂以“良才大用,溪水长流”来作为村新名字的内涵,期望族人代代出经国济世的人才,子孙繁衍如溪水长流不断。


罗氏大宗祠始建于康熙年间,是良溪村的标志性建筑。


而“蓢底”读音又与方言“良溪”相同,村民同时也希望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意,故改称“良溪”,怀旧的村民也称“良溪”为“蓢溪”,但仍多以良溪称谓,从此“良溪”二字沿用至今。


罗氏大宗祠本源堂。刘淑君 摄


良溪由于人口繁衍迅速,村子不断扩大,族长为便于管理村名,将村分首约、东约、西约和北约共四约。即约龙里至五部堂称首约,约龙里至卫生站称东约,卫生站至文武庙称西约,文武庙至良北社稷坛称北约。


良溪村古貌依存,整个村落没有因为世事的变迁而变样。刘淑君 摄


改革开放后,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,人们对自己姓氏寻根文化有了强烈的探寻和祭祀欲望。


分布南粤各地的罗姓人根据宗谱、族谱或家谱的记载,溯源寻找“蓢底村”,结果访寻到的没有几个。直至2007年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良溪古村文化,才使更多的南粤、海外罗姓人得知以前的“蓢底”就是今天的“良溪村”,并纷纷组团前来寻亲。


罗氏大宗祠门前插满了各姓旗帜,据说,岭南地区的每一个罗姓人士几乎都可以从良溪找到根。



写在后面的话

这是《古村风韵·细品良溪》的第一篇文章,接下来,我们还会陆续发布更多关于古村故事,敬请垂注!





编辑 | 蓬江发布编辑部

来源 | 棠下镇


猜你想看

蓬江区迅速传达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!

伍培进任蓬江区委书记、滨江新区党工委书记!

文丽任蓬江区委副书记,提名为区长候选人

创新学习形式,蓬江区开展“红色文化大讲堂”系列活动!

打造“蓬江特色”,争创基层人大品牌!蓬江再添一全省先进!





蓬江区委区政府官方微信

暖意用心 沟通政群 服务民生


喜欢就点一下呗~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